- 在線時間
- 0 小時
- 最後登錄
- 25-9-13
- 國民生產力
- 1
- 附加生產力
- 1862
- 貢獻生產力
- 0
- 註冊時間
- 11-3-9
- 閱讀權限
- 10
- 帖子
- 709
- 主題
- 23
- 精華
- 0
- 積分
- 2572
- UID
- 712526
 
|
本帖最後由 BB-Tiger 於 25-9-13 11:09 編輯
加樂爹 發表於 25-9-10 09:37 
你呢個自身例子我想請教下睇法.
未問之前, 我是覺得小學重點是自律及自主學習.
講起讀書,我是讀廢了啲,雖然後生時理解力和記憶力都很好,連運動也基本上看一遍就可以完成,但因為家庭環境關係,各方面都沒有資源,個人比較自閉內向,所以不知道學習的重要,沒有溫書就去考公開試,是早期躺平失敗的例子。老大學習模式自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自主,成績也在前列,升中後更定型了,想管也管不了,校長老師在家長日說他的成績沒問題的就不要去管他和改變他。唯一安慰是他知道學習對他很重要。
由於老大小時候我們太過保護他,所以他運動方面不行,老二相隔6年,因此作為家長的心態也不同,從小就讓她運動,所以她運動的天賦得以發揮和發展。形成她偏愛運動而不重視讀書的興趣,其實她幼年時期的學習能力也很好的。幼稚園是happy school,小一有教她學習和做功課,小二開始讓她自主,不過她比較依賴,一遇上不明的就等答案不會主動再思考。因為要榨取更多活動時間,她會盡可能在放學前把功課完成。成績則很飄忽,不能強求。
|
|